白芷

内容简介白芷别名薛芷、芳香、香白芷、杭白芷、川白芷、滇白芷、芷走马芹、名莞、香棒、禹白芷、会白芷,白芷性味归经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,白芷是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,白芷的功效:解表散寒、祛风止痛、宣通鼻窍、燥湿止带、消肿排脓,治感冒头痛、眉棱骨痛、鼻塞流涕、鼻鼽鼻渊、鼻塞流涕、牙痛、带下、疮疡肿痛、祛风止痒。
白芷

白芷

【中药名称】白芷

【中药别名】薛芷、芳香、香白芷、杭白芷、川白芷、滇白芷、芷走马芹、名莞、香棒、禹白芷、会白芷。

【药材来源】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(Fisch.ex Hoffm.)Benth.et Hook.f.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(Fisch.ex Hoffm.)Benth.et Hook.fvar,formosana(Boiss.)Shan et Yuan的干燥根。

【中药类别】辛温解表药。

【性味归经】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
【功效作用】解表散寒、祛风止痛、宣通鼻窍、燥湿止带、消肿排脓,治感冒头痛、眉棱骨痛、鼻塞流涕、鼻鼽鼻渊、鼻塞流涕、牙痛、带下、疮疡肿痛、祛风止痒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3~10g。外用适量。

【资料出处】2015年版《药典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。

白芷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白芷

 

1白芷治风寒感冒。

白芷辛散温通,祛风解表散寒之力较温和,而以止痛、宣通鼻窍见长,宜于外感风寒,头身疼痛、鼻塞流涕等,白芷常与防风、羌活、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同用,如九味羌活汤(《此事难知》)。

 

1白芷治头痛,眉棱骨痛,牙痛,风湿痹痛。

白芷辛散温通,长于止痛,且善人足阳明胃经,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。

治疗阳明头痛、眉棱骨痛、头风痛等症,属外感风寒者,可单用,即都梁丸(《百一选方》)方;白芷或与防风、细辛、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,如川芎茶调散(《和剂局方》):上述疼痛属外感风热者,白芷可配伍薄荷、菊花、蔓荆子等药。白芷治疗风冷牙痛,可与细辛、全蝎、川芎等同用,如一捻金散(《御药院方》)方;白芷治疗风热牙痛,可配伍蔓荆子、荆芥穗等药。若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者,白芷可与苍术、草乌、川芎等药同用。

 

2白芷治鼻鼽,鼻渊,鼻塞流涕。

白芷祛风、散寒、燥湿,可宣利肺气,升阳明清气,通鼻窍而止疼痛,故可用治鼻鼽、鼻渊等鼻科疾病,症见鼻塞不通,流涕不止,前额疼痛,每与苍耳子、辛夷等散风寒、通鼻窍药同用。

 

3白芷治带下。

白芷辛温香燥,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。白芷治疗寒湿下注,白带过多者,可与鹿角霜、白术、山药等温阳散寒、健脾除湿药同用;若湿热下注,带下黄赤者,白芷宜与车前子、黄柏等清热利湿、燥湿药同用。

 

4白芷治疮疡肿痛。

白芷辛散温通,对于疮疡初起、红肿热痛者,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,白芷与金银花、当归、穿山甲等药配伍,如仙方活命饮(《校注妇人良方》);

若脓成难溃者,白芷常与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益气补血药同用,共奏托毒排脓之功,如托里透脓散(《医宗金鉴》)。

 

5白芷治祛风止痒,可用治皮肤风湿瘙痒。

 

6白芷治大便风秘。

用法:香白芷炒为末,每服二钱,米饮入蜜少许,连进二服。

来源:《十便良方》

 

7白芷治诸风眩晕,妇人产前产后乍伤风邪,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,暴寒乍暖,神思不清,伤寒头目昏晕等证。

用法:香白芷(用沸汤泡洗四、五遍)为末,炼蜜和丸如弹子大。每服一丸,多用荆芥点腊茶细嚼下。

来源:《百一选方》都梁丸

 

8白芷治痔疮肿痛。

用法:先以皂角烟熏之,后以鹅胆汁调白芷末涂之。

来源:《医方摘要》

 

9白芷治治鼻渊。

用法:辛夷、防风、白芷各八分,苍耳子一钱二分,川芎五分,北细辛七分,甘草三分。白水煎,连服四剂。忌牛肉。

来源:《疡医大全》

 

10白芷治带下,肠有败脓,淋露不已,腥秽殊甚,脐腹冷痛,须此排脓。

用法:白芷一两,单叶红蜀葵根二两,芍药根(白者)、白矾各半两(矾烧枯,别研)。为末,同以蜡丸如梧子大,空肚及饭前,米饮下十丸或十五丸,候脓尽,仍别以他药补之。

来源:《本草衍义》

 

11白芷治半边头痛。

用法:白芷、细辛、石膏、乳香、没药(去油)。上各味等分,为细末,吹入鼻中,左痛右吹,右痛左吹。

来源:《种福堂公选良方》白芷细辛吹鼻散

 

12白芷治头痛及目睛痛。

用法:白芷四钱,生乌头一钱。上为末,每服一字,茶调服。有人患眼睛痛者,先含水,次用此搐入鼻中,其效更速。

来源:《朱氏集验医方》白芷散

白芷

 

13白芷治肿毒热痛。

用法:醋调白芷末敷之。

来源:《卫生易简方》

 

14白芷治痈疽赤肿。

用法:白芷,大黄等分。为末,米饮服二钱。

来源:《经验方》

 

15白芷治眉框痛,属风热与痰。

用法:黄芩(酒浸炒),白芷。上为末,茶清调二钱。

来源:《丹溪心法》

 

16白芷治肠风。

用法:香白芷为细末,米坎调下。

来源:《百一选方》

 

17顾首汤

处方:蔓荆子1钱、川芎5钱、白芷1钱、甘草1钱、半夏1钱、细辛1钱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功效:头疼。

摘录:《石室秘录》卷一

 

18骨刺丸

处方:制川乌30克、制草乌30克、细辛30克、白芷30克、当归30克、萆薢60克、红花60克

制法:共研细末,炼蜜为丸。

用法:每丸9克,每次1~2丸,日服三次。

功效:祛风散寒,活血止痛。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。

摘录:《外伤科学》

 

19骨碎补散

处方:骨碎补1两、当归1两半(锉,微炒)、牡丹1两、虎胫骨1两(涂酥,炙令黄)、白芷1两、芎藭1两、赤芍药1两、败蒲1两(烧灰)。

制法:上为细散。

用法:每服2钱、以温酒调下,日4-5次。

功效:马坠车辗,踠折,呼叫疼痛,声音不绝。

摘录:《圣惠》卷六十七

 

20丽泽通气散

处方:川羌活1钱、川独活1钱、漂白术1钱、北防风1钱、绿升麻1钱、荆芥穗1钱、粉干葛1钱、香白芷1钱、正川芎1钱、淮木通1钱、净麻黄5分、北细辛5分、炙甘草5分。

用法:加生姜3片,大枣3枚,水煎,食后服。

功效:小儿鼻塞、鼻涕、鼻痈。

摘录:《幼幼集成》卷四

 

21灵速散

处方:细茶1两(水二钟,煎至半钟去滓)、白芷3钱、细辛3钱、牙皂3钱、紫苏3钱、薄荷3钱。

用法:用茶汤煎7分、食后服。

功效:一切头痛。

摘录:《玉案》卷四

 

22白芷治刀箭伤疮。

用法:香白芷嚼烂涂之。

来源:《濒湖集简方》

白芷的注意项与用法禁忌

白芷辛香温燥,阴虚血热者忌服白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