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芥

内容简介荆芥别名京芥、姜荆、香荆芥、姜芥、如圣散、稳齿莱、四凌杆篙、新罗荆、郑芥、石荆芥、假苏、再生丹,荆芥性味归经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,荆芥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,荆芥的功效:解表散风、透疹、消疮。治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、疮疡初起。
荆芥

荆芥

【中药名称】荆芥

【中药别名】京芥、姜荆、香荆芥、姜芥、如圣散、稳齿莱、四凌杆篙、新罗荆、郑芥、石荆芥、假苏、再生丹。

【药材来源】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..的干燥地上部分。

【中药类别】辛温解表药。

【性味归经】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

【功效作用】解表散风、透疹、消疮。治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、风疹瘙痒、疮疡初起。

【用法用量】煎服,5~10g,不宜久煎。荆芥穗长于发表祛风。

【资料出处】2015年版《药典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。

荆芥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荆芥

 

1荆芥治感冒,头痛

荆芥辛散气香,长于发表散风,且微温不烈,药性和缓,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。对于外感表证,无论风赛,风热或寒热不明显者,均可广泛使用。

荆芥用治风寒感冒,恶寒发热、头痛无汗者,常与防风、羌活、独活等药同用,如荆防败毒散(《摄生众妙方》);

荆芥治疗风热感冒,发热头痛者,与金银花、连翘、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配伍,如银翘散(《温病条辨》)。

 

2荆芥治麻疹不透,风疹瘙痒

荆芥味辛,质轻透散,祛风止痒,宣散疹毒。

荆芥用治表邪外束,麻疹初起、疹出不畅,常与蝉蜕、薄荷、紫草等药同用:

荆芥若配伍苦参、防风、刺蒺藜等药,又治风疹瘙痒。

 

3荆芥治疮疡初起

荆芥味辛,能祛风解表,透散邪气,宣通壅结而达消疮之功,可用于疮疡初起而有表证者。

偏于风寒者,荆芥常配伍羌活、川芎、独活等药;

偏于风热者,荆芥与金银花、连翘、柴胡等药配伍。

 

4麻黄汤

处方:麻黄、石膏、元红、大力子、荆芥、防风、杏仁、前胡、干葛、川芎、连翘、甘草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功效:热邪在表,头痛,骨节痛。

摘录:《麻症集成》卷四

 

5麻黄发表汤

处方:麻黄、荆芥、防风、甘草、牛蒡、羌活、独活、连翘、杏仁、川芎、银花。

用法:水煎服。

功效:疹因风早没;遍身生疮。

摘录:《治疹全书》卷下

 

6鸡苏丸

处方:鸡苏薄荷叶8两、川芎4两、荆芥4两、羌活2两、防风2两、香白芷2两、炙甘草2两、细辛1两。

制法:上为末,蒸饼糊为丸。

用法:每服2钱,清茶送下。

功效:男妇诸风上攻,头目昏重,偏正头风风痛。

摘录:《惠直堂方》卷二

荆芥

 

7锦庇汤

处方:黄耆3两、肉桂3钱、生甘草1两、荆芥(炒)3钱、天花粉3钱、贝母2钱、锦地罗5钱、茯苓1两。

用法:水煎服。1剂即散大半,2剂全削。

功效:阴痈初起。

摘录:《洞天奥旨》卷五

 

8金银花散

处方:金银花1两、荆芥1两、蛇床子1两、朴消1两、甘松1两、白芷1两、槟榔1两。

用法:上(口父)咀。每用5钱,水5碗,加葱白2根,同煎数沸,盆中先蒸后洗,却上药末。

功效:下疳疮。

摘录:《普济方》卷三○一引《德生堂方》

 

9金沸草散

处方:前胡90克、荆芥120克、半夏30克(净洗,姜汁浸)、赤芍药60克、细辛30克、甘草(炙)30克、旋复花90克。

制法:上药捣罗为末。

用法:每服6克,水300毫升,生姜5片,枣子1枚,同煎至180毫升,去滓热服,未知再服。

功效:治伤寒中脘有痰,令人壮热,头痛,项筋紧急,时发寒热。

摘录: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七

 

10解风散

处方:荆芥1两、麻黄1两、石膏1两、细辛1两、羌活1两、人参1两、川芎1两、甘草半两。

制法:上为细末。

用法:每服2钱,水1盏,煎至7分,温服,不拘时候。

功效:解利风寒。主风寒头昏,拘急,体倦。

摘录:《鸡峰》卷五

荆芥的注意项与用法禁忌

荆芥忌驴肉。荆芥反河豚、一切无鳞鱼、蟹。《本草纲目》